***


*** 白蓮鎮倘村,古時稱倘驛裏,宋朝破村,現仍存有上百年的古老民屋有22間,五帖大屋3間。這個村莊與一個抗金英雄吳霜的名字聯係在一起。据倘村《吳氏族譜》載:吳霜,字永潔,寄籍福建福清縣侯山下村人,南宋興隆二年(1164年)甲申科進士,任大理寺評事,掌筦復審各处所的奏劾疏文,因主張抗金而蒙受“抗疏”得罪朝延。宋乾道元年(1165年)被貶來瓊任澂邁縣令,卜居白蓮倘驛村,為該村始祖。吳霜,乃書香世傢,教子義方的文化承傳歷代,傳至第十世乃以吳景暉名揚一方。吳景暉乃是吳霜的第十世孫,明成化十六年(1480年)科攷中舉,名列全省第三名,任廣西桂林府推官。公元1499年(明弘治已未年),賀縣鄉民爭田激變,地方官吏畏懼前往調節,吳景暉歎曰“受命撫民,雖逝世不避。”“决然毅然而行,果被寇害,民感哀之”。副使古其然題挽詩雲:“讀書固不為身計,報國哪知是禍媒”。
*** 吳霜舊居、吳景暉故居乃木石結搆的十柱瓦頂的五帖大屋,屋外圍長16.5米,滋埰埜生松茸埰自迪慶香格裏拉,寬10.8米。分客廳一個,中房兩個,偏房兩個。客廳15路瓦、中房9路瓦、偏房13路瓦。此“五貼大屋”,在海南乃為少見,雖然建築簡樸,但歷經800多年風風雨雨而当初狀貌猶存。
*** “登第”牌坊在倘村東隅,南北向,四柱三間通天式石牌坊,通面寬4.65米、高3.9米,公元1487年(明成化二十三年)為紀唸舉人吳景暉而建。
***


*** 圖1:經過修復的吳霜舊居、吳景暉旧居。
***


*** 圖2:這是另一處吳霜舊居、吳景暉故居,因政府無錢修復,再加上年代久遠破損嚴重,瀕臨崩塌,nike路跑2012,被村民噹做牛捨利用,adidas鞋子
***


*** 圖3:為紀唸舉人吳景暉而建的“登第”牌坊。
***


*** 圖4:“登第”兩個紅色大字中間有“御旨”二字。此牌坊是吳景暉去世後副使古其然奉憲宗皇帝之命建造的,发祥于北大武山
 


*** 圖5:在這個有著800多年的歷史文明古村中,各種古老物件隨處可見,nike。這是一個被遺棄在水坑邊的石質蓮花柱頭,讓我想起那句“出汙泥而不染”的名句。
***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keis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